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内容

广州辛亥年

时间:2011/10/2 17:49:43

■叶曙明

风雨飘摇之城

自从两湖独立后,广州各团体都纷纷开会,讨论局势,包括在省城的旗人,也连日召开大会。大家都预感到,如果朝廷没有能力平乱,广东的独立,也是迟早的事情,如何维持省城治安,成为当务之急。

10月25日,也就是李沛基行刺凤山的那天,西城外的文澜书院,聚集了大批人群。广州的各大民间团体都到这里开会,讨论维持省城治安问题。大会由八十多岁的太子少保邓华熙任主席,梁鼎芬任副主席。邓华熙曾任湖北布政使、安徽巡抚、山西巡抚、黄州巡抚等职,官居二品。后退休回籍,在广州西关养老,多宝大街的名字,就是他起的。

1906 年,梁鼎芬升任湖北按察使,极力鼓吹立宪,但同时又弹劾立宪派领袖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袁世凯,并一口气把荣庆、徐世昌等八名朝中重臣统统骂遍了。邓华熙宣布开会后,梁鼎芬首先发言。他说:“保全广东,非个人可以保全,当合千万人之力以保之,并合千万人之心为一心以保之。广东者,广东人的广东,官代治之而已;对好官我们支持,不好的官我们把他赶走,官力所不能逮的我们协助之。今革命党所持主义,在改良政治耳,政治如果是良的,革命自然兴不起风浪。”

梁鼎芬认为,只有自治,才能改良政治;只有改良政治,才能遏止革命。他深信只要大家意识到大局危亡,那就不会亡了。他说:“现因邻省乱耗,吾粤即有改良政治的动机,若借此机会扫除一切秕政,则革命党不能祸害我广东,且能造福我广东。”

江孔殷也站起来,做了一个很长的发言,把“自治、改良”的议题,正式端上台面,他希望能够与官府合作,共同推进改良,这是确保广东和平过渡的必要条件,代表了当时广东绅商的主流意见。他说:“鄂变起事,数日内数省响应。土崩之势已成,无论吾人如何忠爱,对于今日大局人心,不忍言亦不必讳言。今日救亡,只有二策:一速行联邦政策,开放廿二省分治,以御革命风潮。督抚未必敢言,言之政府亦未必听。一政府假权督抚,使之便宜行事,改良政治,以阻国民独立。而各省督抚未必尽贤,革命党亦未必肯遽尔罢手。今日之事,就广东言广东。诚如梁节老(鼎芬)所言,广东者广东人之广东,诚不能依赖他人,亦不能令为他省所牵动。”

接着,他分析了广东的具体情况,别的省防营少,广东防营多;但别的省土匪少,广东土匪多。稍有不慎,国民还没起来,土匪先起来了,外人再借口干涉,大局就难以收拾了。他向大家报告,几天前他曾到香港,与各报界讨论广东独立的问题,他主张“利用官府改良独立,当求完全,不可糜烂”。他认为官府已确有改良的诚意,比如最近已豁免屠捐、酒捐之类,不妨给个机会官府,如果官府能事事顺应民心,则革命党所求亦不过如此,还有什么破坏的借口呢?

最后,江孔殷振臂一呼:“无论满人、汉人、本省人、外省人、中国人、外国人,凡在我广东者,皆可享受共和平等之福,何乐不为。”会场上掌声如潮。《羊城报》主笔谭荔垣说:“今日之会,宗旨已定,当求办法。国民立言论地位,行政权仍属大吏,我民宜速立监督机关,以实行监督。凡有请愿,由咨议局代陈,不获则以监督机关为后盾,仍不获则以广东三千万人为后盾。”

大会作出了三项决议:

其一,广东现在兵单财绌,自顾不暇,未能兼顾各省,所有乱事省份,遇有来电调兵、拨饷、拨械,三者断不能应命,至各协饷一律暂时截留,以为防守之用。

其二,即日成立监督官吏改良政治总机关,由各界团体公举代表,主持其事。

其三,广东言论界对于地方治安极为热心,事实亦极为明了,拟请由报界公会推举代表若干人,前赴香港与旅港各团体接洽,俾资联络而保公安。现已举定苏棱讽、潘达微、罗少翱、黎佩诗、劳纬孟、谭荔垣六人为代表。

会议的议题,紧紧围绕着“自治”二字,大家都把这两个字高唱入云。但究竟以什么形式和途径实现自治,并没有具体的路线图。绅商们对咨议局,似乎已不太在意,并没有考虑如何利用这个现成的监督机构,而是急于另立一个直接由绅商领导的监督机构。

广东在历史上并不缺乏自治的经验,有人谑称,广东的优势是远离帝王之都,而劣势是离得还不够远。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是怎么发挥这个优势,赶紧先把门关上,不让北方的动乱波及五岭以南,无论改良政治也罢,实行共和也罢,都要在自治的前提下去做。

张鸣岐不怕关门,就怕满汉两家关起门来打架。自治是否容纳在广东的满汉八旗?在广东的满汉八旗又是否接受汉人的自治?他把省城的旗兵协领都召到总督署,征询意见。这些旗人对局势,内心一清二楚,他们既不想、也不敢与汉人发生冲突,异口同声保证:共同维持治安,使广东人能共享幸福,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但从总督署出来后,他们却匆匆回家收拾细软,准备逃亡了。

下午,文澜书院大会已经结束,代表们把意见书送到总督署。这时凤山被炸死的消息,已传遍全城。凤山之死,对城中的满汉八旗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尽管他们向张鸣岐承诺会共同维持治安,并且推举代表到文澜书院,向绅商们表达诚意,但他们并不敢肯定汉人会不会也拿个炸弹跑到旗界对付他们,而汉人也不敢肯定旗人会不会向他们报复凤山被杀。双方都在互相猜忌着。

有钱的满人纷纷逃离这座危城,大南门每天都有许多满脸惶惑的男男女女,跟随着一车一车的箱笼行李,络绎不绝出城。守城的士兵也都是一脸茫然。四牌楼一带,以估衣店为多,因接近旗界,都关门落锁,停止营业,街上一片萧条。巡警逐家逐户拍门,劝说大家开门做生意,不要被谣言所惑,但没人肯听。巡警来了就开门,巡警一走马上把门关上。

从种种形势可以看出,当时的民心士气,都已成一盘散沙了。另外从侧面告诉人们,有很多企图滋事的匪徒,已经渗透到城里了,到处造谣惑众。这更增强了人们的恐慌心理,逃亡潮不减反增。(待续)

本书已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来源:不详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编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新 华 焦 点 网(wwww.1006p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台州通管局

  • 新 华 焦 点 网 版 权 所 有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编辑!QQ:4072639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