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金融 >> 内容

“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前瞻

时间:2011/10/2 17:31:33

“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变局

过去的十年,中国银行业借整体经济顺周期发展之契机,实现了全方位、高速度的发展与提升。中国宏观经济以年均高达10%的速度迅猛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成为银行业高速发展的最大助力。2001~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3.63倍,银行业资产规模从15.73万亿元增长到95.3万亿元,增长了五倍多。

中国银行业在此背景下的高速发展,首先离不开深刻的制度变革。自1998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开始摸索进行以上市、重组为主要内容的体制变革,力图从根本上扭转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推进现代银行业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到2003年,银行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为银行业的后续快速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体制变革依然是影响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适应时代要求的探索与改革仍在进行。除深刻的体制变革外,自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宏观经济周期成为中国银行业在此阶段高速发展的基本背景。在此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景气周期,本轮周期以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发展积累为基础,以国内调控宏观经济“软着陆”、“硬着陆”的深厚经验为保障,势头之猛,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波及中国,在对全球经济金融运行带来巨大冲击和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在根本上改变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运行轨迹。中国推出了一揽子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财政货币刺激计划,以抵御和应对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时至今日,危机已经过去了三年,但其对国内金融运行,尤其是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深远影响却留了下来,并开始显著发挥影响。刚刚在制度变革“荫庇”下经历转型与快速发展的中国银行业,在自身恰好迎来发展转型关键节点的同时遭遇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方面影响,未来走向如何?值得深思。

具体来看,未来5~10年,一方面,以过去30年高速、稳定增长为典型特征的全球经济金融发展“黄金模式”将不可持续,全球经济金融运行在后危机时期,将以横幅震荡、波动恢复和间歇性“低迷”为主要特征,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面临的实体经济环境宽松不在;另一方面,全球货币政策方向将出现根本性调整。此次金融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遭受了较多的非议与批评,其改革话题被重新提起。从本次危机的预警、爆发和蔓延来看,IMF存在的惯性思维,即抱着遵循“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时代的惯有想法——货币政策已臻完美,金融创新缓和了市场波动——成为批评者指责IMF失职和指责其是危机“帮凶”的有力证据之一。不论此种观点是否合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金融运行的“大缓和”时代将一去不返,未来全球货币政策方向将出现根本性调整,调整所考虑的变量将更加多样,对货币政策的固有认识将有本质不同。

为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变化和国际货币政策方向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金融运行在体系、制度、市场、产品等诸多方面将不可避免地调整应对,银行业作为目前中国金融运行体制的基础,适应国内外综合环境变动,更需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变动和微观市场需求,未雨绸缪,进行调整与转变。整体来看,未来5~10年,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来自五个方面:规模增长、利率市场化、逆周期监管、资产质量和牌照管制放松。

规模增长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的全面加速增长成绩斐然,为世界所瞩目。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全面突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带来货币金融市场的全面深化,银行业发展运行中取得的繁荣成绩与实体经济增长相比毫不逊色。尤其是2003年以来,国内银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盛宴”(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高速增长的实体经济运行推动了过去近十年中国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在平均增速高达9.9%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背景下,经济金融运行体系中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带动了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银行资产规模增长基本保持了与M2的同等增长路径,增幅略高于M2。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已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达19.48%。由于中国居民的传统消费储蓄观念、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和银行业业务经营模式,M2在推动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促进中国银行业存款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由图1可知,与增幅高达18.85%的M2和19.48%的银行业资产规模相近,中国银行业存款总额以每年18.81%的速度高速增长,尤其是在2007~2009年,增速进一步加快,成为这一时期银行业经营发展中的突出特征,特别是2009年的增幅高达27.92%。2010年,银行业存款增速有所下降,但仍是2004年以来的次高水平。在银行存款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实体经济运行带来的贷款需求同样旺盛,大量投资和建设用款成为信贷需求的主要来源。贷款增速呈现与存款增速大致相同的趋势,尤其是2009年出现同比大幅上升与2010年的较大回落。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力带动下,银行业贷款需求以每年17.2%的速度增长,增速低于存款规模增长,波动幅度也略大于存款,这是因为相较国内银行业的存款结构,贷款结构中的变动因素更多且更易遭受外部冲击影响,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国内银行业贷款规模波动幅度远大于存款规模波动。

M2快速增长带来的银行业资产规模、存款和贷款规模的高速同步增长,为国内银行业在改革、转型中实现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银行业改革转型成功的坚实基础。但相比实体经济,M2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GDP增速,经过连续多年的差额累积,将使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或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从金融深化指标(M2/GDP)来看,按照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统计数据,我国2009年的该指标值为1.59(如图2所示),2010年达到1.82,在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尽管从理论上来看,金融深化是解决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协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受制于不同经济体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程度,金融深化的影响存在诸多差异。从目前中国的该指标来看,高达182%的经济货币化程度相较同期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已显“畸高”,如此高的比重已经提前“挤占”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货币化空间。尤其是在信贷占据M2高份额的情况下,中国的“信贷/GDP”指标也同步走高,尤其是在最近两年,中国信贷规模占GDP比重增幅明显,2010年信贷规模已达到GDP的154.6%,在世界主要国家中逼近前列(图3)。按此发展势头,未来留给国内银行业的信贷增长空间已经不多。

国内银行业在面临未来信贷规模整体增长空间受限的同时,来自信贷结构的变化也将进一步“挤占”银行信贷在社会信用供给中的比重,银行业发展将迎来信用空间转变的重要“拐点”。从社会信用总供给量占GDP的比重来看,尽管该指标目前在主要国家中并不高且增幅平稳,但其内部结构相比之前已有重大改变,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债券市场将是未来社会信用总供给的主要增长点,债券市场融资是未来的主流融资趋势。在债券等市场化手段成为未来融资的主流趋势情况下,原本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市场化份额”将更加独立和明显,银行业的信贷空间将“被迫”缩减。图4是2002年以来的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走势,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内银行业信贷规模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尤其是在2008年以后,下降幅度更大,趋势更加明显,至2010年底,国内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降至55.6%;截至2011年一季度,已有接近一半(47%)的社会融资额度来自银行信贷渠道之外,比重之大反映出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发展之深入和成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债券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信贷规模占信用总供给比重的下降,显示出国内“金融脱媒”的压力和不断演进,而金融脱媒带来的直接后果即是银行以信贷为主的融资媒介功能的“萎缩”。实际上,国内金融脱媒在最近几年的表现已逐渐显著。2011年上半年,国内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8.51万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发行规模,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从另一角度反映出国内金融脱媒的发展态势。

国内银行业在面临信用空间转变“拐点”的同时,由实体经济发展转型带来的信贷投向改变同样显著,未来银行业主要信贷投向产业将由制造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是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传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步改变,银行业信贷投放的传统产业将随之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传统“三驾马车”的拉动下高速增长,但“三驾马车”的运行并不平衡,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长期强化和突出,消费由于内需不足始终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在造成大量资源错配的同时,易造成诸如通胀等经济运行问题,而在出现通胀后,出于经济增长的考量,又不能过分放弃对投资的“推崇”,从而造成很多经济运行和管理中的难题,如在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对这些产业的信贷支持对拉动GDP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推升了中国的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化进程亦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7%,预计2030年将达到70%(图5)。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城市化发展的高水平和后期发展的趋缓特征,将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诸如房地产基建等投资型产业的发展需求将逐步减少,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带来的产业升级需求,将进一步压缩投资型产业发展,转而促进以物流、研发、创新产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国内地域经济发展和布局将从“制造中心”格局转变为“运筹中心”格局。这种变化对银行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目前仍以信贷扩张为主要利润增长来源的国内银行业,如何适应信贷投放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在新的信贷投放机构变动调整中建立起稳定、高质量的利润渠道,是国内银行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责任编辑:NF016

 来源:不详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编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新 华 焦 点 网(wwww.1006p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台州通管局

  • 新 华 焦 点 网 版 权 所 有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编辑!QQ:407263902
  • #